27-10-2014 碑林中的儒商典范 陈嘉庚
文/严秋霞
原文刊载于2014年10月27日 《南洋商报》副刊
今年8月,陈嘉庚的外孙傅树介医生(中)及友人叶汉源(左)和陈月清(右)到访碑林。
在“中华人文碑林”所收集到“本地碑林”区的作品,书写者是上二代人的校长、老师、书画家、文人雅士,也有企业家。“书法”对于常拿毛笔的长辈们来说是极具普遍的事,书写的内容自然呈献了一代人的风貌。至今这已成一门艺术,既能陶冶性情,也让我们能与古代的文化相连系,而书法碑刻则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丰富文史讯息,透露历史的真实性。
本地碑林区所有作品按着书写者的出生年份顺序排列。入口处的第一个碑是陈嘉庚的作品。这个“第一”集着多重代表性的地位:典型儒商、教育家、曾任南洋各地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南洋侨领、南洋商报创办人、中国集美大学、厦门大学创办人。陈嘉庚(公元1874年10月21日-公元1961年8月12日),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一生历经清朝末年、民国、新中国成立,他被推崇为“华侨英雄”。著作有《南侨回忆录》(1946年)、《南侨言论集》(1949年)等。其书法圆润自然,有颜真卿《麻姑仙坛》之韵。这幅刻成碑的楷书中体现了他亲身经历中国的内忧外患,激发了爱国热情及社会责任感:
为保卫民族而抗战精神不死
为打倒独裁而牺牲千古流芳
东北烈士纪念馆 陈嘉庚敬题 大中华民国三八年七月十日
教育是立国之本
虽然年轻时曾生活在马来亚,在马新一代的企业和教育建树良多,但陈嘉庚的认同地依然是他的故乡。身为侨领,陈嘉庚在马新从事橡胶、黄梨等事业,发迹后他慷慨解囊回乡经营教育事业,有“毁家兴学”之称。他认为“国家之富强,全在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他所成立的集美学校,从幼稚园到大专,形成一个学村。
2012年10月,笔者与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的师生共赴闽南文化之旅时,导游黄玉麟这样诠释“在陈嘉庚所生长的年代面对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但他仍强调‘中学为主,西学为用’,这种精神表现在建筑就是西式的高楼,中式的宝塔屋顶。集美学村里的每一栋校舍都是这种风格。”巧妙的是承接中华人文碑林工程的高级工艺美术师王龙海正是毕业自陈嘉庚所创办的集美大学。基于对他的情感认同,而设计出集书法和集美大学校园一隅于一体的碑,让这个碑更具体的呈献其人其事的精神内涵。
提倡平民教育
2014年8月份,陈嘉庚的外孙傅树介医生及友人叶汉源和陈月清到访碑林。傅医生幽默的说“由于家中子孙众多,我的外公不太记得我。”年过80岁的傅医生出生于英殖民统治的时代,毕业于在新加坡的马大医学院。小时家里沟通用福建话,他受英文教育,因此不会欣赏外祖父的书法。自小就从外祖母和家中长辈口中知道外祖父的相关事迹。原来陈嘉庚对教育的投资刚开始是一厢情愿的,集美小学创校初期有完善的校舍和师资,但在开学的第一天,却连一位学生都没有。他很快的他意识到,学生们不来上课是因为孩童都需要到海边拾蚝赚钱养家。这位实业家为了贯彻他的教育宏愿,不惜以每学期2元吸引孩子们到校求学。而集美小学是这样的情况下开始运作的。陈嘉庚提倡平民教育,在集美小学成立后的第二年,开办“通俗夜学校”,设“阅报室”,对成年人推广普及教育。
影响力至今没减退
这份对教育事业的坚持在他经商失败时曾面临考验,有人劝他减少对厦大和集美两校的资助,他却说出“宁可关闭大厦(企业),也要支持厦大”的恢宏气度。陈嘉庚的企业王国在宣告破产之后至今已荡然无存,然而他的影响力至今却没有减退,他对教育的热诚影响了李光前和陈六使,对本地区的华教作出贡献。这个10月正是他的诞辰140周年,在本地和厦门的相关单位都举办活动来宏扬他的精神。陈嘉庚一生的作为都落实“实业、教育、立国”,这样的理念让笔者在这段期间所接触的人在缅怀他时,可从多重的角度来诠释这位儒商的典范。